零售商由從事零售經營的企業(yè)和個人組成,它直接面對個人消費者市場,是銷售渠道的出口,商品流通的最后環(huán)節(jié)。零售商面對的顧客十分分散,其經營形式也十分多樣化。
改革開放前,我國的零售商根據商品經營范圍可分為百貨商店,專業(yè)商店、副食品及分散于居民住宅區(qū)的雜貨店。20世紀80年代后,西方國家的主要的零售經營形式被大量引進,與我國原有的零售
經營形式相結合。
1.百貨商店
百貨商店有多個商品部組成,經營商品品種多、范圍廣。傳統(tǒng)百貨商店以經營高級軟性商品為主,如服裝、紡織品、化妝品,后來增加了諸如小五金、家具用品、體育用品、家用電器等硬性商品。
百貨商店的規(guī)模一般較大, 經營的每大類商品的花色品種齊全,內部裝飾華麗,講究商品陳列與櫥窗布置。百貨商店-般有較多的售貨服務員,可提供商品咨詢,提供廣泛的服務。
制造商選擇百貨商店作為銷售渠道時,首先,考察百貨商店在當地消費者心目中的形象是否與本企業(yè)產品的形象-致。 其次,要考察該百貨商店銷售商品的品種、顧客情況、設施、門面、職工素質及所處地點。
2.綜合商店
綜合商店實質是規(guī)模較小的百貨店,只是每大類商品中的品種較少,檔次較低,提供的服務項目較少。
3.折扣商店
折扣商店是第=次世界大戰(zhàn)后發(fā)展起來的零售方式,其突出的特點是以比一般商店便宜得多的價格大量銷售商品。為達到低價的目的,折扣商店采用以下措施:連鎖經營、位置遠離市區(qū)、簡易裝
修、自助購貨。近年來由于競爭激烈,折扣商店擴大經營范圍、提供更多服務,并向專業(yè)商店發(fā)展。
4.專營商店
專營商店的特點是經營單一大類,花色、品種規(guī)格齊全的商店。
5.便利商店
便利商店是接近居民生活區(qū)的小型商店。營業(yè)時間長,以銷售方便品、應急品等周轉快的商品和服務為主。近年來以特許加盟的形式迅速擴展。
6.超級市場
超級市場是一種綜合型食品零售商店。超級市場開創(chuàng)消費者自我服務的零售經營方式,并以大規(guī)模、快周轉、低價格、低成本為其經營特色。
現在超級市場的發(fā)展趨勢是面積更大,品種更多,并擴展到其他行業(yè)如體育用具、藥店、玩具等。
7.倉儲商店或批發(fā)俱樂部.
倉儲商店的最大特點是成包裝出售,加價率更低。倉儲商店鼓勵大批量購物,將個人和小零售商- -起作為目標顧客 。
文章摘抄于:《銷售經理實用全書》 作者:趙凡禹 林墨敘