五月的蛇蟠島,面朝大海,春暖花開。近日,中央電視臺科教頻道《地理·中國》欄目組來到蛇蟠島,圓滿完成為期15天的地理、地域風情的專題片拍攝。
蛇蟠島地處東海之濱,三門灣畔,面積17.4平方公里,為臺州市第一大島。自宋以來,大規(guī)模的采石給島上遺下1360余個洞窟,故又有“千洞島”之美稱。島上海天雄奇,洞窟詭異,是國家AAA級旅游景區(qū)、浙江省五十個優(yōu)秀景區(qū)、我國首部獲國際獎項影片《漁光曲》的外景拍攝地,也是目前國內規(guī)模最大的海島洞窟游覽景區(qū)。
期間,欄目組專程來到三門文化館,就古老的石窗文化、蛇蟠島及三門沿海周邊島嶼海盜史,采訪了我縣民俗專家高同生和文化館工作人員吳強,詳細了解了蛇蟠石的開采歷史,石窗的制作流程、圖案類型、民俗文化內涵、美學、史學價值,孫恩、方國珍、蔡牽等海上勢力的活動情況以及海盜文化對三門地域文化的影響。
據悉,《地理·中國》是一檔以地質科考為線索,以普及地理學知識為宗旨,展示我國豐富多彩的地質資源和地貌景觀,介紹地質學的新發(fā)現、新成果、新探索,展示地域歷史的科普類電視欄目。